出生草根,志在太空——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讲座侧记

文章来源:       时间:2014-11-17  点击次数:   [ 字体:  ]  

本网讯(新闻中心记者团 周欣妮、徐倩雯、邝洪林、林銮)11月13日下午,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来我校举办题为“我与共和国的火箭事业”的专题讲座。副校长吴忠魁、工程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及两百多名师生到场聆听。

出身草根,自强不息

龙乐豪有一长串头衔: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、长征三号甲、乙、丙火箭总设计师与总指挥、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……但在开场白中,龙乐豪院士却用三句话介绍自己:一个“70后”的老人,一个农民的儿子,一个从牛背上走下来的火箭设计师。

龙乐豪院士1938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,母亲早逝,很小的时候就随父亲干农活。少年时期,躲过日本兵的刺刀,逃过国民党抓壮丁,还为父亲送过牢饭。他深切理解“弱小受人欺,民安靠国强,国强靠强军”的道理。新中国成立后,龙乐豪进入华中师大附中完成中学学业,由于喜欢国防教育与军事常识,在高中毕业的前夕,萌生立志国防的信念,报考大学时选择国防院校。

学生时代的龙乐豪十分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,他自言智商并不出众,但十分勤奋,相信勤能补拙。他说:“因为我的基础并不好,上学也比较晚。我不承认我特别聪明,但也不太笨。勤奋,是最主要的。”并认为成功“三分靠聪明,七分靠勤奋”。同时,怀着对国家的热爱与感恩之情,他立志要为国家做些有用的事情,特别是在国防上。

勇于攀登,铸造一流

怀抱着报国之志,龙乐豪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,毕业后被分配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总体设计部,从此投身国防科技事业。龙乐豪坦言,工作之后发现自己知识面狭窄,弥补的办法就是主动再学习——“干中学、学中干”。

大学毕业后的龙乐豪主要从事长征三号以及长征三号甲、乙、丙四种运载火箭研制。他从技术员起步,历任主任设计师、副总设计师、总设计师、火箭系列总设计师、国家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等。

为了共和国的火箭事业,龙乐豪呕心沥血,殚精竭虑。由他提出的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末速调节方案,至今仍在沿用,为提高导弹命中精度与长征火箭入轨精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首任长征三号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时,负责三级自生增压系统等开创性课题研究设计,落实三级动力系统试车“缩火故障”和首次飞行中二次启动故障纠正措施,取得良好效果。他用一发低温推进剂火箭连续三次加注、两次泄出、六次点火试车,开创了我国航天史先例,这不仅为火箭研制缩短了一年左右的时间,还为国家节约了数千万科研经费。其领导研制的长征三号甲、乙、丙火箭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。

但龙乐豪的成长道路并非一帆风顺。1996年2月,他担任总设计师的“长三乙”在首飞试验时星箭俱毁,龙乐豪称当时的压力如“泰山压顶”。但是,作为一个真正的航天科技工作者,他面对泰山压顶不弯腰,坚持信心查故障,经过90天的艰苦奋战,他和他的团队成员,终于查明故障原因是一个电子器件失效。经过改进,1997年8月20日,长三乙再次起飞,将美制菲律宾卫星发射成功。这段经历,龙乐豪终身难忘。

如今,长征三号系列已是我国高性能的运载火箭,也是我国提供对外商业发射服务的主力运载火箭,已经发射了73次,将73颗国内外卫星送入预定轨道,为和平利用太空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对于成功与失败,龙乐豪院士表示:“我经历过辉煌的成功,也品尝过惨痛的失败。这些经历使我面对荣誉时,淡然平和,面对失败时泰然无惧,磨砺出宠辱不惊的秉性。”

寄语青年,成才报国

龙乐豪院士对于青年学子们寄予厚望,希望同学们牢记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爱国古训,珍惜学生时代的黄金学习期,学习立身做人。

龙乐豪希望同学们热爱科学,“遥望深空、探寻未来、脚踏实地”,同时也要学会做人、做事、做学问。他指出,做人就要有好品德,做好人;做事就要有好本事,做好事;做学问就要耐得住寂寞,要知不足。此外,还要正确对待自己、他人和社会。他还提出:个人素质=(知识+能力)X品德,并强调品德居三要素之首。

“人过花甲心未老,为创名牌自奋蹄。”这是龙乐豪院士的自勉之词。讲座最后,龙乐豪院士表示,我虽老骥伏枥,但情系航天,仍将为问鼎长天尽绵薄之力。他还勉励同学们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,并用藏头诗“龙腾巴蜀菠萝坳,乐见新星上九霄。豪情犹在黄昏近,盼得后生逞天骄”表达对青年的期许。

编辑:廖洪辉